新聞動態
環保大會習近平重要講話傳遞出的兩點信息
2022-03-04
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上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出席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作總結講話。
此次環保大會受到國內各行業高度關注,也為環境產業注入一針強心劑。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認為,此次習近平在環保大會上的講話傳遞出的幾點信息,是環境產業的重大利好。
1. 從政治的高度來理解黨抓好生態環境的鋼鐵般的決心
此次習近平等六常務參加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向社會宣示了黨和國家對于環境問題的高度重視。發言內容從政治的高度和人民群眾的根本關切出發,明確和強調了生態環境建設的意義。
在環保大會講話中,習近平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并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對此,傅濤認為,生態環境治理將長期是中國的“政治正確”,用一句話來講就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落實到環保行業,就是天藍、地綠、水清。
“生態建設、綠色發展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被作為重大社會問題高度重視,我們就能體會到黨在推動綠色發展、推動環境保護的決心,就不難理解,中國的生態建設不可能因為局部的經濟下滑就做出讓步。越是經濟轉型,越是發展下滑,越是要強化生態環境,不可放松。”
2.環境保護進入攻堅克難關鍵期,需要產業的創新
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要提高環境治理水平。要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完善資源環境價格機制,采取多種方式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加大重大項目科技攻關,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開展對策性研究。要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推動和引導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彰顯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事實上,習總書記提出的“運用市場化手段”、“采取多種方式支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在實際操作中均已初步踐行。目前,環境產業內PPP如火如荼,市場化邊界不斷擴大,且已經有很多案例,做到了盡量不花政府的錢、少花政府的錢,完成環境治理。同時,無論從習主席發言還是環境治理實際情況,都可以看出,真正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還有很艱辛的路要走。我國環境治理及綠色發展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期,要想將生態環境做好、做實、做深入,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需要產業的創新。
傅濤解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F在留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如農村環境、地下水污染等問題還很突出,如果完全靠地方政府,支付能力有限,環境管理要走向更精細化、均衡化的環境服務,必將面臨很多問題。”
在這一階段,市場力量的介入意義重大,環境產業當仁不讓地成為支撐中央環境夢想的中堅力量。傅濤認為:“如今,環境產業進入3.0時代,是創造增量的時代,是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的時代。環境產業是最有能力,以最快的捷徑達到兩山產業的一個產業形態。”